流动人口的法律法规(流动人口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怎么办理

居住证办理条件和流程如下:办理条件:(1)流动人口在公安机关居住登记满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唤轮卜、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流动人口,可以依规定申领居住证。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申领居住证需要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进行审核。

流动人口申报居住登记,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和居住地址证明。

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处罚36条是什么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流动人口有违法犯罪行为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由县(市)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个人处50元以上200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对个人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不及时申报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申领居住证或者申报变更居住地址的; (二)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及时登记报送流动人口信息的等。

将按《办法》对个人、房屋出租人和单位、场所执行三档不同的罚款处罚,在公安机关责令改正无果或拒不整改的,将分别处以:200元、500元、1000元的罚款。

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我国针对流动人口制定了哪些法律.急用。

第一条: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定本条例。

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单》为载体,互通有关情况。流入地对流动人口查验登记后,确定由乡镇或者社区、村委及时向流出地反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流出地乡、(镇)、村收到信息后,在四日内核实有关情况并反馈回复。

流动人口犯罪指的就是流动人口(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违法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对社会或个人造成一定的危害性,从而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的行为。个人意见。

流动人口个人信息的提供和申报可以采取书面、网络、传真等方式进行。

第一条 为了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居住证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流动人口是在中国户籍制度条件下的一个概念,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尚无明确、准确和统一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