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问题资讯(劳动法规问答)

本文目录一览:

劳动法律问题及应对措施

1、法律主观: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 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首先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一致的,当事人可以形成和解协议。但和解协议不具有 强制执行 力,需要当事人自觉履行。

2、劳动合同争议 处理方式有哪些 协商 合同当事人 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3、通过订立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责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劳动合同,藉以在它们之间形成一定的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是以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为其内容的。

老板都不想员工知道的「劳动法律小知识」

老板都不想员工知道的「劳动法律小知识」员工告公司,诉讼费只要10块。《诉讼费用缴纳办法》第13条规定,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入职只上一了天班,也要给工资。

老板最怕员工知道的劳动法小知识 公司不给签合同,从第2个月开始,可以主张双倍的赔偿,最多可以赔偿11个月双倍工资劳动法规定:入职公司需要缴纳社保,不存在试用期不缴纳的情况,如果自己权益受损,可以打12333举报。

老板最怕应届生知道的十条法律小知识 解释: 试用期也要发工资,哪怕你只干1天,公司都应要发你,不发是违法的。 试用期内公司也应买社保,说什么转正才能买那是骗你的。

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查询其离职证明,查清劳动者是否与其他单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或承担竞业禁止义务。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采取法律明文禁止的行为,如扣押证件、要求担保和乙肝歧视等歧视性的行为。

老板最怕员工告他:侵犯劳动权益、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侵犯劳动权益 老板最怕员工起诉他侵犯劳动权益。劳动法规定了许多员工的权益,如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缴纳社保等。

关于签订劳动合同一 大家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在法律上就承认你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了,用人单位也赖不掉。我国目前也承认事实劳动合同,就是不签订书面合同,但是实际存在用工关系。

50个劳动法常识有哪些

1、法律分析:劳动仲裁时效1年。不订书面劳动合同需每月支付2倍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3倍工资不含本数。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上限为社平工资3倍。试用期工资标准中的80%的理解。

2、劳动法不属于民法。所以遇到劳动纠纷不要翻《民法典》,而是要看《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1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一年,也就是说,主张双倍工资(未签劳动合同)的时效也是一年。

3、法律主观:劳动法对劳动合同及劳动关系作了如下的规定: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4、⑤劳动基准法。掌握休假的种类、加班加点时工资的支付。在工资的法律制度里,需要掌握工资的支付保障,如必须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代替支付、对待扣工资的严格法律限制等。⑥劳动保护法。

5、劳动力人口的智能,包括智力、知识、技能三个方面; 5,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6、劳动法律常识社保说的是社会保险,是五险,不包括一金。五险是生育、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一金通常是说住房公积金。五险是强制性缴纳的,一金是福利性质不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