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举证期限
- 2、行政诉讼原告补充证据期限
- 3、行政诉讼举证期限
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举证期限
1、行政诉讼的举证期限是15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且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
2、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举证期限是十五日。被告申请延期提供证据的,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以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准许延期提供的,被告应当在正当事由消除后十五日内提供证据。
3、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举证期是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具体规定如下: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
行政诉讼原告补充证据期限
1、法律主观: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欲提交补充新证据的,可以通过书面形式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补充证据的申请。《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第一条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和第四十三条的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3、在行政 诉讼 中,原告方也有举证期限的规定。原告要在开庭前或者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提供证据,逾期举证将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4、在一审中无正当理由未提供而在二审中提供证据的,法院不予接纳。衍生问题:行政诉讼中举证期限届满后被告能否补充证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5、最长诉讼时效:(一)是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但未被告知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为2年;(二)是行政相对人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涉及不动产的为20年,其他的5年。
行政诉讼举证期限
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举证期限是十五日。被告申请延期提供证据的,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以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准许延期提供的,被告应当在正当事由消除后十五日内提供证据。
行政诉讼的举证期限是15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且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期限是15日。我国行政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
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举证期是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具体规定如下: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
行政诉讼举证期限为开庭前。在行政诉讼中,举证期限是指当事人在法庭规定的期限内提交证据的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行政诉讼举证期限为开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