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合同到期的法律后果
- 2、合同有效期届满
- 3、合同期满继续履行法律规定
合同到期的法律后果
1、律师解析 合同到期终止的法律后果是: 合同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同时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归于消灭,双方当事人不存在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履行合同的义务。
2、法律主观:合同终止可能引起以下法律后果: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消灭;合同双方产生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原合同当事人一方与第三人之间产生权利义务关系。
3、法律分析:合同到期也就是合同解除,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4、法律主观:过了期限的劳动合同一般是无效的。
合同有效期届满
1、法律主观:《民法典》没有规定合同具体的有效期,主要是由当事人约定。如果没有法定无效事由、没有可撤销情形、没有附解除条件或附期限的情形就会一直有效。
2、合同超过有效期,即合同约定了终止日期,日期届满的,合同不再对双方产生法律效力。对于原合同约定未履行部分,如果超出合理期限仍旧需要继续履行完毕的,那么仍应按原合同继续履行,否则可以追究一方未履行完毕约定义务的违约责任。
3、法律分析:合同有效期限届满后,合同终止,合同中的各项约定失效,双方均没有继续履行的义务。民法允许并尊重当事人对合同期限进行约定,包括生效时间和生效时间。双方约定有效期限后,双方均对合同履行时间有了预期和判断。
4、法律主观:合同期限届满后通常是不需要主张解除即可宣告合同终止的。法律规定合同期限届满后,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当事人无需主张解除合同。合同可以附期限,当事人约定合同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5、合同有效期届满后合同终止,合同就无效了。但是租赁合同有效期过了后,承租人继续缴纳租金适用租赁物,出租人有未提出异议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是租赁期限为不定期。
6、法律主观:合同期指合同协议双方或多方经过协商共同达成约定的合同协议有效时效而言的,合同期可长可短,是当事人自行设定的具有双向 法律约束力 的时间范围。
合同期满继续履行法律规定
法律解析:继续履行与解除合同不可以并用。 继续履行和解除合同属于相互矛盾的两个概念。继续履行就意味着 不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就意味着不再继续履行。 39所以,一般地说,继续履行和解除合同不能并用。
法律主观:合同继续履行的法律依据为:根据法律规定,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构成违约时,则违约的这一方需要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劳动合同继续履行的规定包括:用人单位必须存在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以及用人单位必须有条件能够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因此,合同期限届满时违约方当事人想继续履行合同的,需要取得对方当事人同意或同意继续履行的表示,这时的继续履行才有效。
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与赔偿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有关规定,明确说明了对于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的责任,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来赔偿违约金等损失,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继续履行合同的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