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有关法律法规(盗窃罪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本文目录一览:

刑法中关于盗窃罪处罚的条文

法律主观:盗窃罪的处罚标准如下: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中,规定了财物侵占罪的相关内容,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占合法财产,并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等。

具体如下:盗窃罪的量刑:(一)盗窃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的,构成盗窃罪,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量刑标准: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盗窃一万量刑标准如何规定的 盗窃财物价值达到一万的,是属于数额较大的情形,量刑的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盗窃罪盗窃近亲属财物法律规定

1、法律主观:盗窃亲属财物属于盗窃罪,但是一般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盗窃罪的行为对象是他人占有的财物,让他人脱离对自身财物的控制。

2、法律主观:根据法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一千元以上的,构成盗窃罪,要被判处刑罚。

3、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8条规定:“偷窃自己家里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

4、偷父母的钱不算盗窃罪。偷拿父母的钱获得谅解的,不算是盗窃;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盗窃罪相关的司法解释规定,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

5、近亲属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6、综上所述,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在社会上作案有所区别。

偷窃违反了什么法律

1、律师解答 刑事违法。律师解析 偷窃达到一定数额属于刑事违法行为,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2、法律分析:偷窃可能是一般违法行为,也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如果偷窃涉案数额达到当地刑事立案标准就是犯罪行为,不然就是一般违法行为。

3、法律主观:偷窃可以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也可以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4、偷窃是治安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法行为人处5~10天不等治安拘留,罚款标准是500元以下,如果情节较重,治安拘留的时间在10~15天,罚款的标准在1000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