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冒名转账的法律后果
- 2、冒名顶替者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 3、冒名行为属于无权代理吗
- 4、冒名行为的法律效果
冒名转账的法律后果
商业银行与储户是债权债务关系,冒名转账的法律后果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储户与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银行是债务人,储户是债权人,银行支付储户利息。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冒名顶替者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冒名顶替他人身份违法。冒充他人身份的行为属于违法侵权行为,至于是否构成犯罪,要取决于其冒充身份后进行了哪些相关行动。比如,如果通过他人身份骗取了钱财,就属于诈骗罪。
高考冒名顶替罪名的处罚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高考冒名顶替可以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九条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在招收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冒名行为属于无权代理吗
冒名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是无效的,无权代理属于效力待定的行为,两者的联系在于都用了他人的名义。无权代理和冒名行为有什么不同 第一,概念上,冒名顶替是指冒用他人身份并以他人的名义处分财产或者从事其他民事活动的行为。
冒名转账就是没有代理权的行为,属于无权代理。
无权代理是指代理人不具备代理权而实施代理行为。冒名顶替所从事的活动自始至终仅存在双方结构,而无权代理存在的是三方结构,即被代理人、代理人,相对人三方结构。
冒名顶替既不能认定为无权代理也不能认定为表见代理。第一,概念上,冒名顶替是指冒用他人身份并以他人的名义处分财产或者从事其他民事活动的行为。无权代理是指代理人不具备代理权而实施代理行为。
而非丁某的代理人参加,故此情形应当属于“冒名行为”而非代理行为;另一方面,无权代理特征之一是行为必须符合代理的表面特征,根据《民法通则》第63条第1款的规定:“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冒名行为的法律效果
1、冒名在民事法律行为中本质上是一种无权代理的行为。《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2、法律主观:冒签名的法律后果承担所签名合同或其它文件的后果,赔偿被冒充人,及签名对方人的损失,可能触犯诈骗罪,如果是利用职务之便冒充签名的后果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3、法律分析:冒名签订合同是无效合同,冒名顶替行为是一种欺诈行为。
4、法律主观: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是无效的,因为这不是合同当事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冒名行为是指冒用他人身份并以他人的名义处分财产或者从事其他民事活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