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种法律规定(技术工种法律规定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劳动法的法律法规

1、劳动法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

2、劳动法对劳动安全的法律规定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部综合性法律。其中涉及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的规定有:在总则中规定 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的权利,劳动者应当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3、最新劳动法全文包括总则、就业促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共十三章一百零七条。

4、法律客观:《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5、法律主观:《劳动法》充分体现了宪法原则,突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其第一条就开宗明义指出本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6、法律主观:《劳动法》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民法典关于特殊工种的规定

法律分析:特殊工种是指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

特殊工种是指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特殊工种不是一个正式的概念,只是约定俗成的叫法。所以,标准或法规对它没有正式的定义。特殊工种,不同于特种作业。1991年,原劳动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二条对特种作业作出了定义。

一般特殊工种是指对身体有严重损害,并且会对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的工种,根据规定,只要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即可依照法律规定来进行退休。但前提是必须要符合退休标准,才能够按照国家的要求来进行退休。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的具体内容

第四条 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到技术工种岗位就业。

第二条 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就业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技术工种,是指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工种(职业)。

企业招用的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技术培训;招用的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依法取得职业资格或者特种作业资格。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第一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者就业,加强就业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国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

工种就写岗位名称就可以了。比如行政部经理、维修主管、职员类的。